2013年,索尼發布了A7,這實際上標志著無反相機系統的全畫幅時代到來,并開啟了整個專業級攝影設備市場向無反相機結構轉變的序幕,數碼單反相機也從那一年開始逐漸被無反相機所替代。事實上,由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A7開啟的這場相機系統升級,其發展的速度比當時許多人預計的還要快。在短短不到5年時間里,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不但在專業級攝影設備市場站穩了腳跟,還隨著其鏡頭群的不斷豐富和A7系列產品的不斷升級、更新,而逐漸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全畫幅相機的市場份額。然而,索尼并未止步于此,在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發布至今的十年時間里,產品、技術不斷升級,新品迭代穩定而快速,更能順應時代和科技發展,及時、迅速調整產品思路和開發方向,對用戶和市場的細分化需求予以滿足。這造就了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如今的“雙影像”產品布局,更是在包括攝影、攝像和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真正做到了“傳承經典,續寫榮耀”。毫無疑問,在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面世至今的十年里,作為最先轉向無反相機品類的品牌,它的產品和技術無疑已深刻地影響了“相機”這一領域的發展,更是永久改變了市場格局。

--------2013年--------
2013年(10月)索尼首款全畫幅微單相機A7和A7R發布,開啟了在專業領域全面普及全畫幅無反相機的序幕。其核心升級是全畫幅影像傳感器的應用,并且還能保持相機鏡頭卡口的一致性。同年發布的E卡口鏡頭有:FE 35mm F2.8 ZA Carl Zeiss Sonnar T*、FE 55mm F1.8 ZA Carl Zeiss Sonnar T*、FE 24-70mm F4 ZA OSS Carl Zeiss Vario Tessar T*、FE 70-200mm F4 G OSS、FE 28-70mm F3.5-5.6 OSS。

A7
A7配備約2430萬像素Exmor CMOS影像傳感器,同時延續早前APS-C畫幅微單相機(NEX系列)的E卡口,并在此基礎上為全畫幅提供了支持,全新的FE鏡頭系列也在這一年誕生。
A7的影像處理器為BIONZ X,配備快速混合自動對焦系統(相位檢測與對比度檢測混合),使用240萬像素點XGA OLED Tru-finder電子取景器,支持1080p/60p全高清視頻錄制。
作為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早期的快速混合自動對焦系統,它結合了相位檢測自動對焦(117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和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方法,可以確保快速、準確的自動對焦,并且還實現了以5張/秒的速度進行不間斷AF跟蹤連續拍攝的功能,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實時跟蹤自動對焦系統的雛形。
A7還內置了用于將視頻傳輸到外部監視器或錄制設備的“實時”HDMI輸出,這在早期的無反相機中很罕見,也說明索尼在一開始就為專業視頻拍攝用戶提供了外錄功能支持。

A7R
A7R是在當時追求超高像素、極致細節成像的潮流下,開發的一款主打照片極致畫質輸出能力的機型,配備了索尼首款超高分辨率影像傳感器。這款3640萬像素Exmor CMOS影像傳感器具備超高像素和無低通濾鏡設計,能進一步提高分辨率并增加圖像細節表現。A7R的自動對焦系統以更高精準度和弱光響應速度的追求為先,采用了全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系統(25個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點),連拍速度為4張/秒。
作為一款面向部分追求極致細節成像能力的專業用戶的高端全畫幅微單相機,A7R為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在專業領域打開了局面,讓索尼確定了其產品功能、性能細分化設計的方向,開啟了延續至今的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A7系列的細分產品序列——A7R系列。
--------2014年--------
2014年是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進一步升級和探尋專業領域發展方向的一年。4月發布的A7S是索尼結合自身在電影攝影機、廣播電視拍攝設備技術優勢,對“視頻相機”方向的初次嘗試。同年11月發布的A7 II則是進一步對整個A7系列產品的細分化設計、布局。
索尼在這一年還發布了A7S的配套全畫幅鏡頭,也是首款全畫幅E卡口電動變焦鏡頭FE PZ 28-135mm F4 G OSS。這款強調平滑對焦,以及電動變焦、靜音控制的鏡頭產品在當時相當引人注目的。

A7S
A7S是索尼首款明確以視頻為重點的機型,配備全新開發的約1220萬像素Exmor CMOS傳感器,但與2013年發布的A7和A7R有很大一部分技術特性和技術相同,索尼是在其單像素尺寸上進行了優化,讓它能在保持1200萬像素照片輸出的同時,具備更高感光度和更優秀高感畫質表現。這個像素設定方式一直被沿用至今,在多代A7S全畫幅微單相機上得以延續。A7S實際上是索尼開啟“雙影像”概念全畫幅微單相機的初代機型。其1200萬像素的設定,正好能滿足4K視頻的基本分辨率需求,同時所拍攝的照片也能與圖片庫和各種商業用途所需。
A7S配備了與A7R相同的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系統,其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點數量為25個,連拍速度為5張/秒。
A7S不但是首款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視頻相機”機型,也是首款在4K視頻(QFHD 3840×2160像素)采集中無需裁剪或跳行,就能利用全影像傳感器寬度像素成像的相機。它可以讀取和處理來自幾乎整個影像傳感器的每個像素的數據,可以使視頻免受鋸齒、莫爾條紋和假色偽影的影響,從而獲得更高質量的4K視頻。
視頻模式下,A7S可以通過HDMI接口輸出8位4:2:2 4K 30p視頻到第三方外錄機(支持外錄),并可以60p、60i、30p和24p的幀率直接將全高清(1920×1080) 錄制到兼容的存儲卡上(最高支持1080p 60p 8位4:2:0)。
A7S相機配備了S-Log2伽瑪曲線模式,可將動態范圍擴展至1300%,最大限度地減少高光剪切和陰影細節損失。A7S還是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中首次采用工作流程友好的XAVC S錄制格式以及AVCHD和MP4編解碼器的機型。該相機還具有多功能Mi熱靴接口,可與索尼的XLR適配器麥克風套件(XLR-K1M)兼容,允許使用專業收音系統。

A7 II
A7 II使用與A7相同的影像傳感器,但快門和影像傳感器的承載機構都發生了改變,因此成為了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中首次應用全新內置5軸影像傳感器穩定系統(約4.5擋)的機型。這是索尼A7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乃至整個全畫幅無反相機產品的首創,并且也是首款可以對部分內置圖像穩定功能的鏡頭(索尼稱之為Optical SteadyShot或“OSS”)提供支持的內置5軸影像傳感器穩定系統,并且還允許用戶在LCD取景屏或EVF電子取景器構圖時預覽到圖像穩定的效果。
A7 II使用與A7相同的混合自動對焦系統,其影像傳感器上分布有25個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點和117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但與A7相比,A7 II的自動對焦性能提高了30%,跟蹤性能提高了1.5倍,并且具備了5張/秒的AE/AF高速連拍。這說明其算法得到了升級,但更重要的是索尼在A7 II上首次強調AE/AF高速連拍性能。顯然,這是索尼利用其“專有圖像分析技術”,使用來自場景中的更多信息,對焦點鎖定和持續跟蹤能力進行加強,使其具備了一定的拍攝對象識別能力。
視頻方面,A7 II與A7S是同一設計思路下的產物,但它不具備4K視頻輸出功能。這與其作為A7的升級機型,更側重于照片拍攝用戶的體驗直接相關。
作為升級機型,A7 II對在初代A7中發現的一些人體工學問題進行了改進,雖然外觀風格沒有太大變化,但對握持手感、操控邏輯設計等方面都進行了明顯的調整。另外,A7 II是整個A7系列全面進入高強度、高可靠性機身的一個標志。A7在頂部和前面板上使用復合材料,A7R則使用全鎂合金材料。從A7 II開始,這種機身材料和強度區別就不再出現,此后的A7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機身開始全面采用鎂合金材料。
--------2015年--------
2015年是索尼在A7 II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確立A7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專業機型產品形象的一年,其重點是對相關技術參數、功能配置的進一步升級,并開始進行第二代產品技術更新。在6月發布的A7R II和9月發布的A7S II兩款相機上,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第二代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到來。索尼全畫幅E卡口鏡頭則是從3月開始陸續發布,更新了FE 28mm F2、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FE 90mm F2.8 Macro G OSS、FE 24-240mm F3.5-6.3 OSS等鏡頭。

A7R II
A7R II是首款配備4240萬像素全畫幅背照式(BSI)CMOS影像傳感器(無低通濾鏡)的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影像傳感器型號也從Exmor CMOS變為Exmor R CMOS,是整個A7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的一次大幅度硬件升級,也是第二代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重要標志。
A7R II首次突破當時普遍的3600萬像素界限,在索尼相機(包括單電、數碼相機、APS-C畫幅微單相機等)上實現了超4000萬像素成像能力的標志。A7R II也基本確定了A7R系列相機的基礎像素,4240萬像素這一規格在隨后的多款機型中使用。這意味著索尼在超高像素和高感光度成像質量等多方面取得平衡,并且在對待當時的超高像素競賽潮流時,展現出更為成熟和長遠的設計思路,代表著索尼對攝影設備、產品、技術的研發,在當時就已經有了相當深入和貼合實際的理解。
A7R II所使用的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在當時是最大尺寸的背照式CMOS芯片,其最大擴展感光度相比A7R提升了兩擋,達到ISO 102400,但其防抖系統與A7 II相同。
A7R II配備與A7 II相同技術基礎的混合自動對焦系統,不同的是,它應用了更為先進的399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搭配25點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系統),響應速度比A7R快了約40%,在跟蹤移動物體時實現了更高的精確度和更廣的對焦點覆蓋率。所采用的運動檢測算法與快速混合自動對焦系統相結合技術也更先進,可實現高達5張/秒的AE/AF高速連拍和自動對焦跟蹤(與A7S、A7 II基本相同)。
A7R II的視頻功能基本與A7S相同,但首次實現了無須外錄機支持即可直接在存儲卡上錄制的4K視頻內錄功能。該機也首次在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上實現了全像素采樣(非合并像素和裁剪畫幅)的Super 35mm裁剪模式,并支持4K視頻。

A7S II
A7S II是結合前后兩代機型技術優勢推出的升級機型,從其功能和性能配備就不難看出索尼進一步加強了該機的視頻拍攝功能和性能。
A7S II使用與A7S相同的1220萬像素全畫幅Exmor CMOS影像傳感器,硬件方面的基礎性能相比A7S變化不大,但增加了內置5軸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點也升級為164個。針對視頻功能和性能則新增了伽瑪顯示輔助、S-Gamut3.Cine/S-Log3功能,同時加入了包括全像素讀取的4K視頻內錄、120fps幀率100Mbps碼流的1080p全高清視頻內錄等一系列高級視頻功能支持。A7S II還在S-Log3設置中提供了14級寬容度支持,而伽瑪顯示輔助這一新功能則允許用戶在錄制S-Log影片時監視圖像或檢查焦點。
--------2016年--------
在2016年,索尼沒有更新任何一臺全畫幅微單相機,而是在為全畫幅微單相機打造更高品質的專業鏡頭,并逐步豐富整個全畫幅E卡口鏡頭群的種類和數量。這一年,索尼推出了全新的“G Master”(G大師)系列全畫幅專業級鏡頭。同時,推出了最后一款專業級旗艦全畫幅單電相機A99 II(專門為2016年的夏季奧運會發布)。G大師系列鏡頭的推出對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意義也非常重大,對緊隨而來的A7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迅速占領市場和打造專業攝影的品牌形象至關重要。
事實上,自2016年開始,索尼便加速了整個E卡口鏡頭的產品發布,并在隨后幾年里逐步成為了品類、數量和用戶覆蓋面最全的無反相機鏡頭群。
2016年全年發布的全畫幅E卡口鏡頭有:FE 24-70mm F2.8 GM、FE 70-200mm F2.8 GM OSS、FE 85mm F1.4 GM、FE 70-300mm F4.5-5.6 G OSS、FE 50mm F1.8、Planar T* FE 50mm F1.4 ZA 、FE 50mm F2.8 Macro。其中的3款G大師系列鏡頭,分別是專業用戶常用的“大三元”鏡頭組合中的標準變焦(FE 24-70mm F2.8 GM)和中長焦變焦(FE 70-200mm F2.8 GM OSS),以及專為專業人像攝影用戶開發的經典85mm焦段大光圈定焦鏡頭(FE 85mm F1.4 GM)。
--------2017年--------
經過一整年的沉淀,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迎來了首款旗艦級高性能機型——A9(4月發布),以及第三代超高像素機型A7R III(10月發布)。這是A7R系列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被正式稱為“畫質旗艦機型”。如此一來,索尼在2017年實際上是進行了“速度旗艦”“畫質旗艦”的雙旗艦機型發布。
按照慣例來說,每逢夏季奧運會舉辦的前一年,各家都會發布旗艦機型,但索尼此次雙旗艦機型的發布,尤其是A9的發布卻剛好錯過了。因此,在A9發布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該機型作為速度旗艦機型的“體育賽場實踐”并不多見,直到2018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A9才算是真正的大放異彩。只能說,A9畢竟是索尼在全畫幅高性能無反相機領域的首次探索,使用相對成熟的A99 II全畫幅單電相機應對2016年的夏季奧運會,再利用2018年的冬季奧運會對A9全畫幅微單相機進行檢驗,也是比較穩妥的保守做法。這對以后的全畫幅微單相機的高性能機型開發及市場開拓都更有利。
盡管索尼在速度旗艦全畫幅微單相機上顯得有些保守,但它在G大師系列專業鏡頭和整個鏡頭群的產品陣容打造方面卻顯得很積極。在2017年,索尼總共發布了3支G大師鏡頭和3支全畫幅FE鏡頭,分別是FE 100-400mm F4.5-5.6 GM OSS、FE 100mm F2.8 STF GM OSS、FE 16-35mm F2.8 GM,以及FE 85mm F1.8、FE 12-24mm F4 G、FE 24-105mm F4 G OSS。需要說明的是,FE 12-24mm F4 G看似是普及型的全畫幅FE鏡頭,但其性能、畫質配備都被許多職業攝影師認可,更成為了G大師系列“大三元”鏡頭組合外的超廣角變焦鏡頭補充,還被許多熱衷于拍攝風景、建筑和城市景觀的職業攝影師選用。

A9
作為索尼首款速度旗艦全畫幅微單相機的A9擁有多項“首次”。它是首款采用全畫幅堆棧式CMOS影像傳感器的相機;首款具備實時跟蹤自動對焦系統和主體識別檢測系統的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首款具備完全靜音防失真電子快門的全畫幅微單相機;首款具備60次/秒AE/AF偵測計算,可實現20張/秒RAW格式AE/AF高速連拍(單次可連續拍攝約241張)的全畫幅微單相機;首款配備前端LSI芯片的全畫幅微單相機。
A9使用約2420萬像素堆棧式Exmor RS CMOS影像傳感器,并配備了增強型BIONZ X處理器和前端LSI芯片。其強大的處理能力可實現更快的AF/AE計算(60次/秒),同時減少EVF電子取景器的顯示延遲(無黑屏連拍實時取景)。處理器和前端LSI還配有更大的連拍緩沖區,使攝影師能夠以20張/秒的速度進行拍攝,具有連續AF/AE跟蹤拍攝高達362張JPEG或241張RAW圖片的能力。
該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擁有693個焦平面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覆蓋取景畫面約93%的區域,可確保在難以對焦的場景中提高對焦精度和可靠對焦。與A7R II相比,自動對焦速度提高了約25%,眼部自動對焦速度提高了約30%。事實上,剛發布的A9的自動對焦系統性能并未被充分挖掘,其在發布一年多以后,在2019年3月通過V5.0版固件升級加入了使用索尼最新自動對焦算法、具備基于人工智能的對象識別功能的實時跟蹤模式,可通過“實時跟蹤AF”與“實時眼部AF”配合使用,實現鎖定和保持焦點在拍攝對象眼睛上的高自動對焦速度和性能水平。
盡管A9是作為高性能的拍照設備開發,但它的視頻性能也因為自身的高配置硬件而獲得全面升級。A9具備全影像傳感器像素寬度讀取的4K視頻錄制能力,同時還具備全像素讀?。ㄏ喈斢?K視頻數據)過采樣輸出高質量4K視頻的能力,還新增了120fps幀率100Mbps碼率錄制1080p全高清(支持跟蹤自動對焦)4倍或5倍慢動作視頻錄制和回放(無音頻)等一系列功能。

A7R III
A7R III是一款在A7R II基礎上結合A9部分優勢技術融合而來的產品。A7R III使用與A7R II相同的約4240萬像素全畫幅背照式(BSI)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但配備的是處理性能更高、速度更快,且搭配了前端LSI芯片和增強型BIONZ X處理器。這實際上是從A9下放而來的新一代成像系統。
A7R III使用了重新設計的低震動機械快門機構,能夠以10張/秒的速度進行AE/AF連拍(包括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并實現了以8張/秒的速度進行“實時取景”連拍(通過補幀計算實現的類似無黑屏取景連拍,但與A9的無黑屏連拍不同)。其自動對焦系統使用與A7R II相似的399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但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點增加到了425個,比A7R II多了400個,弱光自動對焦性能得到提升(與A9同為-3EV)。另外,該系統對人臉和眼睛的檢測識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整體性能提升了約2倍。這一性能提升主要受益于增強型BIONZ X影像處理器和前端LSI芯片的使用,算力的增加讓其數據處理能力成倍增加。
A7R III的內置5軸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的總提升幅度不算很大,但同樣得益于整體算力的提升和算法優化,其防抖等級升級到了5.5擋,并且全部功能都能在視頻拍攝模式中使用。首次配備的像素轉移多重拍攝模式,可充分利用其內置5軸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以1像素增量精確地移動傳感器,以捕獲四個單獨的像素移動圖像(總共包含約16960像素的數據),并最終在“Imaging Edge”軟件中合成為1張4240萬像素超高精度照片。
A7R III的視頻性能與A7R II基本相同,但獲得了與A9一樣的過采樣4K視頻輸出功能。其在Super 35mm裁剪模式下,相機會使用5176×2924像素成像區域(相當于5K視頻尺寸)進行視頻數據采集,再以過采樣的方式輸出3840×2160像素超高清4K視頻。A7R III還新增了對HLG(混合對數伽瑪)功能的支持,支持即時HDR工作流程,允許直接在HDR (HLG)兼容電視播放4K HDR視頻。
--------2018年--------
索尼在2018年只發布了一款全畫幅微單相機。2月發布的A7 III保持了索尼在A7 II上確立的多功能機型定位,其整體性能和功能設定都因為A9、A7R III等機型而獲益良多,配置得十分均衡。或許正是A7 III這種貼合大部分高階攝影愛好者和專業用戶需要的多功能設計,使得這一系列機型被市場和用戶熱捧,熱度更持續影響到A7 IV等后續機型的發布。
市場和用戶對2017年發布的A9和A7R III的熱情一直貫穿2018年全年,這其中有來自冬奧會的熱度幫助,也有來自固件升級的不斷升溫。但不管是A9、A7R III,還是當年新發布的A7 III,在2018年都不缺話題和熱度。甚至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在專業領域中獲得的認可,以及后來逐漸攀升的全球市場份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這一年開始的。
索尼在2018年發布的全畫幅E卡口鏡頭數量很少,發布了被職業攝影師和體育攝影記者所期待的“428”鏡頭——FE 400mm F2.8 GM OSS,以及風景攝影師常用的超廣角定焦大光圈鏡頭——FE 24mm F1.4 GM。

A7 III
A7 III使用與A7R III相同的全畫幅背照式(BSI)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但像素數量只有約2420萬。A7 III可視為A7R III和A9的融合產品,其許多功能和技術都與這兩款機型有很大淵源,不同的是在性能和功能上做了更貼合用戶群體需要的調整(如不具備靜音防失真快門等)。
A7 III使用與A9、A7R III相同的增強型BIONZ X影像處理器和前端LSI芯片組合,整體處理性能是A7 II的1.8倍。這讓它具備了與A9和A7R III相同的技術屬性和性能基礎,一些在當時很先進的功能和技術指標也在A7 III上得到了體現。
比如A7 III的自動對焦系統就與A9基本相同,性能是A7 II的2倍,具備693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425個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點,支持實時跟蹤自動對焦和主體識別檢測功能,并且在2019年獲得固件升級后得到了以人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實時跟蹤自動對焦功能和眼部實時跟蹤自動對焦功能。
在如此強大的影像處理器支持下,A7 III也獲得了超采樣4K(24fps)視頻輸出功能,可以從全像素讀取而來的6K成像數據中合成輸出4K視頻。不同的是,索尼對該功能進行了調整,增加了對超采樣4K 30fps視頻的支持。
A7 III也同樣支持多種S-Log模式,但其內錄和HDMI外錄功能被限制為8位(前者最高支持100Mbps碼率8位4:2:0,后者支持8位4:2:2輸出)。其他主要視頻功能方面則與A7R III基本相同。
另一大幅度改進是A7 III使用了全新的NP-FZ100電池供電,相比A7 II所使用的NP-FW50電池,續航時長提升了約2.2倍。這實際上也是索尼首次在A9以外使用該電池,如今已成為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標配。
--------2019年--------
盡管索尼在2019年發布的、真正意義上的新品只有A7R IV(7月發布),但其對索尼的A7R系列產品的影響非常深遠。10月發布A9 II,是對A9的一些功能進行優化和升級,本質上兩款機型差異非常小。
在這一年里,索尼首次將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像素數量上限提升至6100萬像素。在此后主打照相畫質的多款相機中(包括A7R V、A7CR等),幾乎無一例外地用了這一像素數量設定。這說明索尼已經將其影像傳感器的像素密度和成像質量平衡做到了極致,并且是最能發揮其全畫幅微單相機和全畫幅FE鏡頭系統成像質量的最優選擇。
同年發布的鏡頭主要是對產品陣容中的長焦變焦和超長焦定焦鏡頭缺位進行補齊,如FE 600mm F4 GM OSS、FE 200-600mm F5.6-6.3 G OSS兩款鏡頭。另外,還對一些比較特殊的高品質專業鏡頭需求予以滿足,如FE 135mm F1.8 GM。FE 35mm F1.8鏡頭則是補齊常用焦距定焦鏡頭缺位,進一步豐富其普及型鏡頭產品的可選擇性。

A7R IV
A7R IV采用全新設計的背照式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具備6100萬像素,是索尼自2015年來首次對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進行升級,也是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中首款使用6100萬像素的影像傳感器。與之搭配的也是一款全新BIONZ影像處理器,但索尼并沒有具體說明其與之前的增強型BIONZ X影像處理器有哪些不同。從A7R IV所具備的6100萬像素,以及改進的像素轉移多重拍攝模式等具體變化來看,這款BIONZ X影像處理器的算力和處理能力顯然要更強。算力的增強還為A7R IV帶了更強大的場景檢測識別算法,利用這一算法的支持,可實現防閃爍拍攝模式等新功能。
A7R IV配備與A7R III相同的內置5軸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但機械快門控制組件被重新設計,以進一步減少照片的輕微抖動模糊現象。
A7R IV采用與A9相同的自動對焦系統,但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數量為567個,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點同樣是425個。A7R IV全畫幅微單相機是首批明確使用人工智能實時檢測和識別主體(人物或動物等)的全畫幅微單相機。更高的自動對焦傳感器密度和精細的跟蹤算法顯著提高了跟蹤性能,能夠用比以往更高的精度可靠地跟蹤復雜的拍攝對象運動和拍攝對象突然的移動。A7R IV也支持實時眼部自動對焦功能,它利用人工智能實時檢測和處理眼睛位置數據,以極高的精度鎖定和保持對拍攝對象眼睛的對焦。該功能可同時適用于動物和人類拍攝對象,可根據拍攝情況選擇動物或人眼自動對焦模式。原有的實時跟蹤自動對焦系統則利用新開發的主體識別算法來確保最終的主體跟蹤和對焦系統的持久性。
A7R IV的視頻功能重點針對自動對焦系統功能、性能進行了升級,首次在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中實現了視頻實時眼部跟蹤自動對焦功能。此外,A7R IV還是首款搭載具備數字音頻接口功能的多功能Mi熱靴接口機型,并且也是首款新增了間隔拍攝功能來實現延時視頻拍攝的機型。

A9 II
A9 II實際上是針對特殊用戶群體(主要是體育賽事攝影師和攝影記者),在2020年奧運會這個契機下推出的一款升級型產品。該機與A9幾乎沒有區別,如影像傳感器、自動對焦系統、取景器、存儲性能、視頻功能等主要部件和功能幾乎都一樣。
A9 II針對體育賽事攝影師等專業用戶的需求,采用了更高速的BIONZ X影像處理器(與A7R IV的相同),使其自動對焦系統的精度和速度都得到了提升。優化改進后的機械快門機構在性能表現和耐用性上也得到了升級,不但更輕、更穩,額定使用壽命也達到了50萬次開合。內置的5軸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的實際防抖效果略有提高。A9 II視頻功能幾乎沒變化,只添加了對實時跟蹤自動對焦系統和眼部跟蹤自動對焦系統的支持。
重要升級是在LAN接口數據傳輸速度方面,不但速度相比A9提高了約10倍,還增加了5G無線連接,以及實現了預設FTP配置文件存檔、為照片添加60秒語音備忘錄等新功能。
--------2020年--------
2020年7月A7S III發布、9月A7C發布,兩款機型在索尼整個全畫幅微單相機產品發展歷程中都相當重要。前者成為了專業視頻創作用戶的追求,開售后一直供不應求。后者則為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在高性價比機型和普及型全畫幅微單相機市場開辟了新的空間。
索尼全畫幅FE鏡頭進一步完備,在G大師系列專業鏡頭上推出了FE 12-24mm F2.8 GM,在普及型鏡頭上則推出了FE 20mm F1.8G、FE 28-60mm F4-5.6。此時的索尼全畫幅FE鏡頭已成為了全畫幅無反相機系統中,鏡頭產品覆蓋用戶應用場景最齊全,型號選擇最多,產品檔次劃分最為明晰的鏡頭群之一。

A7S III
A7S III的發布時間與A7S II相隔了5年之久,其性能和功能變化很大,是索尼針對視頻創作者用戶群需要,以視頻性能和功能為重,照片拍攝性能又可保持同期全畫幅微單相機水平的設計思路進行開發的“生產力工具型”產品。
A7S III采用全新的約1210萬像素背照式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針對卷簾快門的失真現象進行了改進,使之具備了3倍以上的抗失真、變形能力。新開發的BIONZ XR影像處理器與BIONZ X影像處理器相比,處理能力提升8倍。
A7S III是索尼A7S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中,首次搭載焦平面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的機型。其快速混合自動對焦系統,具有759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傳感器,以及425個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傳感器。增強型實時眼部跟蹤自動對焦功能可用于視頻和照片拍攝模式。內置5軸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加強了對視頻拍攝的支持,并新增了結合光學和電子防抖系統功能的“主動模式”。
A7S III的視頻功能則更加趨于專業化,部分性能甚至達到了專業級電影攝影機水平。除了能錄制10位4:2:2 4K 60p視頻(最長錄制時間超過1小時)和120fps 4K視頻外,還首次加入了全新的主動散熱系統和雙CFexpress Type A存儲卡插槽,以及首次支持4K 60p 16位RAW格式視頻HDMI外錄功能的機型。
A7S III具有多種先進的電影錄制模式,例如All-Intra和MPEG-H HEVC/H.265編碼 (XAVC HS)。還提供S-Gamut、S-Gamut3和S-Gamut3.Cine等3種色域設置,可以輕松將視頻錄制與其他專業攝像機集成,使用戶可以輕松地將A7S III拍攝的素材與其他專業攝像機拍攝的素材進行匹配,簡化了多機位后期制作工作流程。

A7C
A7C在當時的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中,外觀尺寸是最為緊湊和小巧的一款機型,其開發目的顯然是為了在消費級市場進一步普及全畫幅微單相機,設計思路是將索尼的全畫幅成像質量、先進的自動對焦功能和多功能視頻拍攝功能融入到輕巧緊湊的機身設計中。這是索尼首次將全畫幅影像傳感器機型“下放沉淀”到非專業用戶市場,而用戶反饋和市場銷量說明這個嘗試非常成功。
A7C作為“小7”系列機型,采用約2420萬像素背照式Exmor R CMOS全畫幅影像傳感器和BIONZ X影像處理器,性能和功能基本與A7 III、A7R IV相近。這讓它在普及型可換鏡頭相機市場表現得尤為突出,成為了高性價比全畫幅微單相機的代表機型。
A7C內置的5軸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和自動對焦系統一并源自A7R IV,除了都支持視頻拍攝模式外,其自動對焦系統也具備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實時跟蹤自動對焦和眼部實時跟蹤自動對焦功能,可針對人類和動物的具體特征進行檢測識別和實時跟蹤對焦,AE/AF連拍速度達到了10張/秒。
視頻方面相比其他專業級A7系列機型雖有簡化,但也仍然支持過采樣4K 30p(1.2倍裁剪)、4K 24p的視頻拍攝,還為HLG和S-Log2/3、慢動作和快動作、120fps 1080p全高清視頻等功能提供了支持。
--------2021年--------
2021年1月發布的性能旗艦全畫幅微單相機A1是索尼影像技術的集大成者,而10月發布的A7 IV多功能型全畫幅微單相機,則是一款在多方面的性能表現和功能技術配置遠超定位的熱門機型。
2021年發布的全畫幅FE鏡頭有FE 35mm F1.4 GM、FE 50mm F1.2 GM、FE 24mm F2.8 G、FE 40mm F2.5 G、FE 50mm F2.5 G、FE 14mm F1.8 GM、FE 70-200mm F2.8 GM OSS II。其中值得關注的是FE 70-200mm F2.8 GM OSS II的發布,這意味著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鏡頭群已經能完全覆蓋各類用戶所需,并且進入了為滿足更高需求而進行產品、技術升級換代的階段。

A1
A1使用全新的5010萬像素全畫幅堆棧式Exmor RS CMOS影像傳感器,搭配升級版BIONZ XR影像處理器,是目前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最強性能旗艦機型,也是第二款使用堆棧式CMOS全畫幅影像傳感器的微單相機。在影像處理器性能表現上,A1與A7S III保持一致。在影像傳感器性能上,A1所使用的芯片不止是在像素上提升到了5010萬像素,更重要的是其結構和電路都進行了優化,使之在性能表現上更加出色。配備的機械快門機構和5軸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也與A7R IV、A9 II類似,具備更輕、更穩、壽命更長的特點,同時也讓A1具備了30張/秒的機械快門連拍,以及像素移位多重拍攝模式(與A7R IV一樣)。
A1的自動對焦系統在當時是最為先進的,這主要是因為其本身的硬件(堆棧式Exmor RS CMOS影像傳感器和升級版BIONZ XR影像處理器)性能非常高(可實現120次/秒的AF/AE計算)。A1擁有759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傳感器,425個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傳感器,其實時跟蹤自動對焦系統根據拍攝對象和檢測識別的需要進行了改進,并添加了針對鳥類拍攝對象的實時眼部跟蹤自動對焦功能。同樣的,所有這些自動對焦和主體檢測識別功能,均采用的是人工智能技術支持,準確性、響應速度和合焦速度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A1是首款支持機械和電子快門防閃爍功能,以及首款實現1/200秒電子快門閃光同步、1/400秒機械快門閃光同步功能的微單相機。
視頻功能方面,A1是首款具備10位4:2:0 8K 30p(XAVC HS)視頻拍攝能力的全畫幅微單相機(在2022年6月,通過v1.3版固件升級為10位4:2:2 8K 30p),同時它還具備400Mbps碼率8.6K過采樣拍攝8K 30p,以及過采樣4K 120p高速視頻內錄能力。另外,A1還支持4K 120p/60p 10位4:2:2視頻錄制、S-Cinetone、S-Log2/3、HLG Log,以及16位RAW格式視頻外錄等一系列高規格專業視頻功能。其Mi多功能熱靴音頻接口同樣具備數字音頻錄制功能。與A7S III一樣采用雙CFexpress Type A存儲卡插槽,并配備獨特的被動散熱結構防止過熱。

A7 IV
A7 IV使用新開發的3300萬像素全畫幅背照式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并使用與A1相同的BIONZ XR影像處理器和自動對焦系統,從而獲得了最高10張/秒的AF/AE高速連拍,以及759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和425個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點。但相比A1的自動對焦點覆蓋率,A7 IV提升了約2%,達到94%。自動對焦功能方面則與A1保持一致,同樣可在照片和視頻拍攝模式下,實現可跟蹤識別人物、動物和鳥類眼睛,并進行持續對焦。相比A7 III,A7 IV的面部和眼部識別精度提高了約30%。
A7 IV是一款真正符合索尼“雙影像”多功能全畫幅微單相機定位的機型,其技術和功能配置均針對這一設計目標進行了平衡。其中最為明顯的是相對獨立的雙影像菜單系統設計,以及雙層模式撥盤的加入。這在整個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產品發展過程中都是標志性的存在。
A7 IV所使用的大部分技術和設計都與A1直接相關,如被動散熱結構、CFexpress A存儲卡支持(雙存儲卡插槽中只有1個支持)等。A7 IV是首款配備呼吸效應補償功能的全畫幅微單相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鏡頭對焦過程中產生的焦點呼吸現象。這些設計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為了輔助和增強其視頻拍攝功能而設。
A7 IV還是首款支持實時流媒體和遠程通信(無需專用軟件)的全畫幅微單相機,并能通過UVC(USB視頻類)和 UAC(USB音頻類)變成直播相機使用,輸出4K 15p和1080 FHD 60p畫質的直播畫面。
--------2022年--------
2022年10月發布的A7R V是新一代全畫幅微單相機,并且是首款搭載AI智能芯片的機型。
2022年發布的全畫幅FE鏡頭有FE PZ 16-35mm F4 G、FE 24-70mm F2.8 GM II.前者是專為視頻拍攝用戶設計的電動變焦鏡頭,后者則是索尼針對G大師系列鏡頭的升級更新。

A7R V
A7R V是索尼首款搭載AI智能芯片的新一代雙影像全畫幅微單相機,采用約6100萬像素全畫幅背照式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搭配新的BIONZ XR影像處理器+AI智能芯片組合。
AI智能芯片是一枚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深度學習,專門處理大量主體識別數據的輔助處理器,它能預測和處理人的身體姿態信息,提高相機對主體識別的精確度,并以優異的高分辨率影像捕捉和記錄。同時,AI智能識別的主體類別也得到了進一步擴展,包括車輛和昆蟲等多達7種主體對象可以被精確地識別捕捉。
A7R V的自動對焦系統升級幅度非常大,幾乎完全向人工智能化轉變,其實時主體檢測識別和實時跟蹤自動對焦功能獲得了來自深度機器學習的海量數據支撐,全新的自動對焦算法也能在AI智能芯片和BIONZ XR影像處理器的算力支持下,高效地處理來自693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25個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點的數據。在自動對焦點的排布上也進行了調整,采用了高密度陣列排布方式,將693個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集中在取景畫面中央區域(覆蓋率為79%)。
A7R V對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進行了升級,采用高精度防抖組件和先進的陀螺儀傳感器,以及針對照片與視頻拍攝優化的圖像穩定算法,不僅可實現拍攝照片時的8級5軸防抖效果,新的穩定算法可提供精確到單個像素級別的檢測和控制,通過約6100萬像素的高分辨率影像傳感器呈現豐富的主體細節(支持像素轉換多重拍攝功能)。內置的視頻防抖增強模式可實現穩定的手持拍攝,并且可與支持OSS光學防抖的特定鏡頭協同工作。
A7R V可進行8K 24/25p、4K 60p和6.2K超采樣無像素合并的4K視頻拍攝,支持10位4:2:2色深、S-Log3/S-Gamut3.Cine、S-Cinetone、MPEG-H HEVC/H.265編解碼器,以及通過HDMI Type-A接口連接外錄設備進行4K 16位RAW格式視頻外錄等一系列功能。A7R V在很多方面甚至超過了專為專業視頻創作設計的A7S III,但這實際上是技術代差帶來的差距。
A7R V所使用的菜單系統是全新設計的,也是自A7 IV后索尼對相機菜單系統的再一次更新。其最大的不同在于支持菜單和對焦觸摸操作以及豐富的自定義功能。取景方面第一次采用了4軸多角度LCD屏,融合了索尼以往照片拍攝上下翻轉以及視頻錄制側翻屏幕的形式。存儲卡支持方面,A7R V也是自A1后第二款具備雙CF express Type A存儲卡插槽的全畫幅微單相機。
--------2023年--------
2023年3月,全新定位的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ZV-E1發布。ZV系列機型的相機品類跨度較大,其首款相機是2020年發布的ZV-1數碼相機,后又有APS-C畫幅的可換鏡頭微單相機ZV-E10(2021年發布),以及全畫幅的ZV-E1。但與同為全畫幅的FX30不同,索尼ZV-E1仍屬于索尼微單相機的范疇,而不是電影攝影機。它仍須在重點滿足用戶在高品質視頻拍攝需求的前提下,兼顧用戶的照片拍攝需要,為用戶提供更加專業和豐富的照片拍攝功能選擇。
2023年8月發布了A7C II和A7CR兩款孿生機型,是在A7C獲得市場和用戶廣泛認可后推出的、不同定位的緊湊型全畫幅微單相機。這兩款相機之間的關系就像是A7和A7R,前者注重多功能,后者則著重強調高分辨率成像。
截至9月,索尼共發布了FE 20-70mm F4 G 、FE 50mm F1.4 GM 、FE 70-200mm F4 G OSS II 、FE 16-35mm F2.8 GM II等多款鏡頭。其中,G大師系列鏡頭中的“大三元”鏡頭組合已全部更新至第二代,普及型鏡頭也開始了部分鏡頭的第二代產品升級。經過十年的發展,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的鏡頭群已相當齊備,幾乎是目前主要廠商中最完整的無反相機鏡頭系統。

ZV-E1
作為首款全畫幅ZV系列微單相機、Vlog相機,ZV-E1使用與A7S III、FX3相同規格的1210萬像素全畫幅背照式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不同的是該影像傳感器很可能是原生4800萬像素芯片,通過像素合并的方式實現1210萬像素輸出。它同樣配備BIONZ XR影像處理器和AI智能芯片。這是一款非常特別的全畫幅微單相機,也是專注于視頻創作者需求的“Vlog相機”(視頻相機)。因此,在功能和性能配備上,ZV-E1更側重于視頻功能的增強。這是索尼“雙影像”產品理念的延展,是順應市場和用戶需求變化,專為需要用視頻和照片進行內容創作的用戶設計。
ZV-E1擁有與A7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完全不同的外觀和操控邏輯設計,更加規整的外形是為了讓它能與各種專業影視配件和設備有更好的兼容性,進而為有更高創作需求的用戶提供更強大的擴展性。單從這點來看,ZV-E1與索尼FX系列電影攝影機有相似的設計思路。
ZV-E1具備5軸影像傳感器防抖系統,其性能和功能與使用同代技術的A7R V很接近。新增的視頻自動構圖、取景穩定及多人景深識別功能,是在BIONZ XR影像處理器和AI智能芯片強大的算力支持下得到的功能延展。通過基于AI的被攝體檢測和識別技術,自動構圖功能可在拍攝時自動裁剪畫面使拍攝對象保持在顯著位置,非常適合于單人拍攝時使用。
ZV-E1的視頻功能與A7R V基本相同,但最高僅支持4K 60p視頻拍攝(通過免費的秘鑰升級可解鎖XAVC S格式4K 120p和FHD 240p錄制功能)。當采用4K 60p XAVC S-I格式在S&Q模式下拍攝視頻時,其碼率最高可達600Mbps(4:2:2 10-bit、H.264、All-I)。而在相機升級秘鑰后,選擇FHD 240p則可實現10倍慢動作的FHD視頻錄制。
該相機還新增了電影感Vlog設置,可一鍵創建具有故事感的畫面效果。通過選擇5種Look(風格)和4種Mood(氛圍)拍攝電影感Vlog視頻。此外,ZV-E1還具備S-Cinetone色彩科學和使用預設或者導入LUT功能,可分配LUT的圖片配置文件,讓用戶拍攝時不止可使用預設模式,也可添加自定義LUT。

A7C II/A7CR
A7C II和A7CR是被索尼歸入全畫幅 “小7”系列的兩款新產品,它們在硬件上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同樣與A7R V有諸多相同的技術特性,具備完全的AI技術支持。唯一不同的是,A7C II使用的是3300萬像素全畫幅背照式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與A7 IV相同),A7CR使用的是6100萬像素全畫幅背照式Exmor R CMOS影像傳感器(與A7R IV和A7R V相同)。
這種基礎硬件的不同,帶來的則是一些功能上的差異。A7CR具備像素轉換多重拍攝功能(以16張照片合成一張約2.408億像素19008×12672分辨率的照片),A7C II則沒有;A7C II最高連拍速度可達10張/秒,A7CR則為8張/秒;A7C II可以全像素寬度讀取進行7K過采樣輸出10位4:2:2 4K 30p視頻,而A7CR則因為像素數量過高而只能通過二次采樣(類似像素合并)的方式實現10位4:2:2 4K 30p視頻的輸出。雖然兩款相機均最高支持10位4:2:2 4K 60p視頻錄制,但實現方式各有不同。A7C II通過Super 35mm模式以過采樣方式實現,A7CR則通過1.2倍的畫幅裁剪實現。
--------好相機需要堅持創新才能鑄就--------
回顧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近十年的產品、技術發展歷程是一件很繁瑣,但又很有趣的事情。這十年間發生了太多事情,出現了太多轉變。我們可以看到索尼一開始是如何執著地追求為職業攝影師開發更適合“專業攝影”“專業影像創作”的微單相機,再到現在力爭通過“雙影像”“智能化”去滿足更多影像內容創作者多種多樣的創作需求,去嘗試幫助和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降低和減少專業影像內容的技術難度。
正是這種一直緊跟市場潮流和用戶需求變化,積極調整產品概念和設計思路,不斷整合相關儲備技術、不斷開發和嘗試新技術的做法,索尼全畫幅微單相機及全畫幅E卡口鏡頭系統才能在今時今日,在市場份額、用戶口碑、產品形象等方面位列行業金字塔尖。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