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展介紹
2025年,西遞、宏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迎來25周年。作為“中國徽派古村落活態樣本”與全球鄉村遺產保護的“東方典范”,黟縣以世界遺產地之姿,既是中國鄉村文化的鮮活名片,更是傳統村落保護的國際標桿。
這里的美,是可觸摸的山水詩篇:宏村南湖晨霧中,粉墻黛瓦倒映碧水,繪就“畫中游”的水墨意境;西遞古巷青石板上,馬頭墻剪影與歲月刻痕相映成趣;塔川秋山如調色盤浸染天地——這些風景不僅是攝影師的靈感源泉,更成為徒步、騎行、寫生的沉浸式體驗場域。
文化是黟縣的靈魂底色:屏山古村的祠堂群訴說宗族千年傳承,守拙園讓陶淵明的田園詩境照進現實,非遺工坊里徽墨歙硯的技藝代代相續。游客可漫步古建、觀賞非遺展演,更能親手參與徽派盆景制作、古法拓印,讓千年文化可感可觸。
舌尖上的黟縣藏著鄉愁密碼:臭鱖魚的獨特風味,臘八豆腐的咸香悠長,五黑雞的鮮嫩醇厚、黑豬的濃郁肉香——每道美食都是地域記憶的載體,在農家小院的煙火氣中,食客總能尋得歸屬感。
而鄉愁,始終是黟縣最動人的敘事:晨霧中雞鳴喚醒古村,暮色里炊煙繞馬頭墻,節慶時板凳龍、嬉魚燈等民俗熱鬧非凡。這些鐫刻時光的生活圖景,既承載游子眷戀,更吸引旅人探尋“向往的生活”。
本次攝影展以“世界遺產地?中國畫里鄉村”為定位,以“共生”為核心,圍繞“看得見風景、觸得到文化、嘗得到風味、記得住鄉愁”四大核心,設六大主題分類,強化攝影作品對文旅傳播的賦能。誠邀攝影師以鏡頭為筆,用文旅視角捕捉黟縣的山水盛景、人文故事與生活煙火,助力黟縣成為“有故事可講、有畫面可拍、有體驗可享”的國際文旅目的地。期待您以鏡頭記錄美好,踴躍投稿!
主辦單位:黟縣人民政府、中國攝影報社
承辦單位:黟縣文化旅游體育局
協辦單位:安徽省攝影家協會、黃山市文聯、黃山市攝影家協會、黟縣攝影家協會
官方網站:詮攝匯網(dz.cppfoto.com)
戰略合作媒體:中國文藝網、中國攝影家協會網、影像中國網、中國網、中新社圖片網、中國報業網、未來網、光明視聽
中國攝影報自媒體:中國攝影報微信公眾號、中國攝影報活動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新浪微博、頭條號
征集推廣平臺:千途APP、手機影像APP
征集時間
2025年7月至9月25日(投稿須在此期間送達,建議不要在最后一天投稿)。
征集內容
1.自然生態·山水畫卷
聚焦黟縣的四季風光、生態細節、保護實踐等方面,展現“中國畫里鄉村”的自然肌理。
2.人文非遺·活態傳承
記錄黟縣“徽文化活態博物館”的非遺與民俗,展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文化生命力。內容包括:非遺技藝、傳統民俗、文化空間等。
3.古村生活·煙火人間
捕捉西遞宏村“活的古村”日常,展現“遺產地里的煙火溫度”。內容包括:村民日常、共生場景、老物件特寫等。
4.鄉村振興·鄉創實踐
記錄黟縣“鄉村蝶變”的實踐樣本,展現“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共贏路徑。內容包括:業態創新(如特色民宿等)、非遺主題店、生態經濟、新黟縣人等。
5.美食風味·舌尖記憶
用鏡頭記錄黟縣“徽菜靈魂”的煙火氣,激發游客“味蕾鄉愁”,內容包括:經典菜品、茶酒文化、市井小吃等。
6.旅拍中國·打卡黟縣
鼓勵游客用鏡頭記錄“我在黟縣的專屬記憶”,傳遞“每個人都是傳播者”的理念。通過“真實游客視角”激發“打卡黟縣”的社交分享欲。
入展作品榮譽設置及稿酬
入展作品60幅/組,稿酬各人民幣1000元
以上均頒發榮譽證書,并可按中國攝影家協會之規定累計入會申請積分。入展作品稿酬由中國攝影報社向入展投稿者給付,并從其中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第6類“旅拍中國·打卡黟縣”主題將作為特別單元,納入“旅拍中國”年度征集計劃,并在第十九屆黟縣鄉村攝影展展覽中設置特別單元,優秀的創作者還將獲得旅拍中國潛力拍客的榮譽稱號。
